大家都知道,1955年,我军首次对全体有军职的军队干部进行授衔,史称“五五授衔”。此次授衔,全军共有60余万名干部获得了准尉以上军衔。 其中:元帅10名;大将10名;上将57名(含1956年和1958年补授);中将177名(含1956年和1958年补授);少将806名(含1956年和1958年补授),大校军衔1266人。 在这次授衔中,毛泽东、周恩来、彭德怀等人亲自授予将帅们军衔,端的是热闹非凡。而在授衔典礼结束后,令人诧异的一幕发生了。 只见三位佩戴上将军衔的将军,不约而同地走到一位佩戴中将军衔的将军面前,齐刷刷地给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,说道:首长好! 按理说,上将给中将敬礼,中将一定诚惶诚恐吧?其实不然,只见三位上将行完军礼后,这位中将只是面带微笑,坦然接受他们的大礼,并不慌张,这是为什么呢? 说来话长,首先说下三位上将,他们分别是陈锡联、洪学智、许世友。三人都出身于红四方面军,解放战争时期分别隶属于中野、东野、华野,陈锡联、许世友官至兵团司令,洪学智则是兵团副司令员。 展开剩余81%三位都是身经百战,立下过赫赫战功,是毋庸置疑的开国名将,但是,如此功勋卓著的三位上将,却向一名中将行此大礼,这是为什么呢? 洪学智 原因无他,皆因这位中将极不平凡,他叫做詹才芳。 詹才芳出身贫寒,自幼父母双亡,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,普通人也许就碌碌无为,庸碌一生了,但詹才芳却没有。 詹才芳积极追求进步,思想觉悟很高,自幼便爱学习。但由于家境贫寒,他无钱读书,幸好他有位不平凡的亲戚:董必武。 在董必武的帮助下,詹才芳做了一名校工,近水楼台先得月,利用读书的便利条件,他空余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,为日后在革命队伍中大显身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 大革命失败后,在董必武的安排下,詹才芳在家乡黄安高桥镇积极组织农民赤卫队,黄麻起义时,詹才芳有份参加,从此进入革命队伍中,迅速进步。 1930年,鄂豫皖的红一军宣告成立,詹才芳担任团政委,逐渐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一位政工骨干。 有一天,詹才芳亲自进行招兵工作,一名十余岁的小鬼报名参加红军,工作人员见他年龄太小,果断予以拒绝。 正在现场指导工作的詹才芳见这个小鬼很机灵,便将他留了下来,由于年龄太小,詹才芳并未让他下连队,而是留在自己身边,做了自己的警卫员。 这位小鬼就是陈锡联,陈锡联日后成了叱咤一方的名将,军功卓著,所向无敌。在二野组建三个兵团时,陈锡联与陈赓、杨勇一起,成为三名兵团司令之一。而当时的詹才芳,是四野的军长。 昔日的警卫员,此时的级别已经超过了自己的老首长。 陈锡联给詹才芳做警卫员时,詹才芳对其照顾有加,帮助其迅速进步,但有时候,詹才芳脾气上来了,也难免训斥陈锡联。甚至有一次,詹才芳由于过于着急,打了陈锡联一个耳光。 五五授衔结束后,红四方面军老友聚会,陈锡联看到詹才芳在场,仍然跟以前一样,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,并不久坐。 有人打趣道:“老陈啊,当年老詹打过你一耳光,你现在职务比他高,想怎么办?” 陈锡联哈哈大笑:“老首长永远是老首长,有他在,我可不敢造次。” 詹才芳、陈锡联有着如此亲近的关系,陈锡联作为昔日的警卫员,给首长敬礼自然是没什么出奇的了。 再说说许世友,许世友和詹才芳的关系也不平凡。许世友出身贫寒,自幼在少林寺习武,离开少林寺后在北洋军中当过兵,饱经风霜,百折不挠。 参加革命后,许世友作战勇敢,足智多谋,很快便在红四方面军中脱颖而出,做到了红九军副军长的位置。 而当时,许世友的顶头上司,正是担任红九军政委的詹才芳。詹才芳是一位忠厚的长者,对部下爱护有加,经常帮助部下排忧解难,他曾经帮了许世友一个大忙。 当时,由于粮食奇缺,红四方面军颁布禁酒令,禁止全体指战员饮酒。酒是穿肠毒药,不能饮酒,对大部分人来说,自然是一件好事,但许世友就不同了。 大家都知道,许世友一生嗜酒如命,最喜欢的就是喝酒。禁酒令一颁布,无异于要了他半条命。 此时的许世友,想喝酒又不敢违背禁令,不喝酒又浑身难受,郁郁寡欢,愁眉不展。詹才芳发现了许世友的异样,问明情况后,拍拍他的肩膀说道:“老许,放心吧,此事交给我处理。” 詹才芳亲自找到红四方面军的领导,讲明了许世友的情况,最终特事特办,红四方面军领导网开一面,允许许世友喝酒。 许世友对此事非常感动,终其一生,都非常尊重这位老上司。 解放战争时期,许世友担任山东兵团司令员,纵横齐鲁大地,所向披靡,而詹才芳只是东野的纵队司令,级别差许世友很多。 五五授衔时,许世友不出意料地获得了上将军衔,詹才芳只是中将。纵然如此,许世友也没忘记这位多次帮助过自己的老上级,他与洪学智、陈锡联一起来到詹才芳面前,向其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。 这一行礼,代表着战友的情谊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 另一位上将洪学智,也曾做过詹才芳的下属,不仅如此,就连日后做到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同志,也曾是詹才芳的下属。用一句俗语形容詹才芳再恰当不过:桃李满天下。 詹才芳在红军时期做到了军政委,按照前期的资历的话,他最少也得是开国上将。但詹才芳本人生性淡泊名利,并不计较个人的得失。 在解放战争时期,他先后在东野(四野)做过纵队司令、军长,兢兢业业,任劳任怨,干的非常不错,深受林总的器重。 五五授衔时,按照解放战争时期的资历,詹才芳被授予中将军衔,虽然偏低,但由于其解放战争时期最高只是军长,授予中将还是合理的。 #图文万粉激励计划# 发布于:天津市
|